眼科

• 病例报告 • 上一篇    下一篇

应用飞秒激光LASIK矫治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后高度近视散光一例

张丽  周跃华  齐颖  张晶  郑燕  翟长斌   

  1. 10073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
  • 收稿日期:2017-04-28 出版日期:2018-07-25 发布日期:2018-07-27
  • 通讯作者: 翟长斌,Email:zhaicb@sina.com

  • Received:2017-04-28 Online:2018-07-25 Published:2018-07-27

摘要:

女性,33岁。2005年3月因左眼病毒性角膜炎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,半年前拆除角膜缝线,术后裸眼视力为0.05。当地医院检查左眼存在高度近视散光,曾尝试过配戴框架眼镜及角膜接触镜患者均不耐受,为求准分子激光手术矫正近视散光来我院就诊。眼科检查:裸眼视力:右眼0.1,左眼0.05,近视力:右眼Jr1,左眼Jr3;显然验光:右眼-6.00 DS-1.50 DC×155=1.0,左眼-11.75 DS-1.75 DC×130=0.4。眼压:右眼10 mmHg,左眼11 mmHg;角膜地形图显示右眼角膜形态规则,左眼呈现不规则角膜散光(图1)。超声角膜测厚:右眼533 μm,左眼579 μm;前节OCT显示左眼角膜植片中央厚度约为280 μm(图2)。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右眼角膜透明,左眼可见角膜植片边缘瘢痕及基质深层浅云翳,角膜后Kp(阴性)(图3)。双眼底检查均未见异常。该患者双眼均施行了飞秒激光辅助的LASIK术,分别采用德国Wavelight FS200飞秒激光系统制作角膜瓣及Wavelight EX500准分子激光系统进行角膜基质的切削,双眼均应用波前像差优化的切削模式。角膜瓣的厚度设为120 μm,直径8.2 mm,光区均设为6.0 mm。术后2周常规应用抗生素、糖皮质激素及人工泪液点眼,其中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每天4次,每3天递减1次,共使用12天。术后复查:术后1天裸眼视力:右眼1.0,左眼0.5,电脑验光:右眼+0.75 DS,左眼+0.50 DS-1.25 DC×177=0.5;术后1周双眼视力及屈光度均无明显变化;术后1个月,裸眼视力:右眼1.2,左眼0.4,显然验光:右眼-0.75 DS=1.2,左眼-0.50 DS-1.50 DC×175=0.4,术后左眼角膜地形图形态规则性明显好于术前,手术前后的差异角膜地形图(图4)。左眼裂隙灯检查见图5。术后3个月,裸眼视力:右眼1.0,左眼0.4,显然验光:右眼-1.00 DS,左眼-3.50 DS-0.50 DC×90=0.4。